認知障礙症是因腦細胞出現病變,使患者的腦功能倒退,以致早期記憶力、語言表達能力下降,隨後執行及計算能力也會每況愈下,晚期種種功能更會完全衰退,需要依賴他人照顧。 這個病症難道沒有逆轉的機會?
每三秒便有一人確診
衛生署做了一項大型人口健康調查,在2014至 2016年間就7,200多戶家庭進行問卷訪問,並為 2,300多名15至84歲市民檢查身體,發現當中一半人超重或肥胖。此外,近七成人調查前不知目己有膽固醇問題,特別在55至64歲是患高膽固醇人口最多的群組,估算未來10年每10人便有一人患上心血管疾病。
人口老化各種退化性疾病患者自然增加,其中據估計本港70歲以上人士每10人便有一人患上認知障礙症,85歲以上長者每三人就有一人患上。
英國在世界認知障礙2016年年刊報告(Alzheim- er's Disease International)指出,到達2050年時預算會有1億3,150萬人患上認知障礙症,可惜這數字已提早被衝破。中大與英大學合作進行大型國際研究,指出全球每三秒便有一人確診患上認知障礙症。事實上此症不僅在老年人身上出 圖坊間有不同機構和團體推動長者做一些活動及訓練,如打乒兵球、手眼協調訓練、打橋牌等,目的都在刺激腦袋活躍、重塑腦部功能。 現,它還慢慢趨向年輕化,與此同時在富裕地區的患病人口也有上升趨勢,換言之認知障礙症亦屬富貴病的一種。
認知障礙症的類型及特徵
認知障礙症又稱老人痴呆症,簡單地說是腦功能衰退的疾病,主要症狀包括記憶力持續緩慢衰退、喪失時間感與方向感、判斷能力減退、失去溝通能力。認知障礙症一般分為三大類型及特徵。
- 阿兹海默症:
- 初期階段: 短期記憶減退,例如遺忘剛吃了甚麼、遺忘東西擺放處;
- 中度階段: 對新近發生的事無法回憶起來,非常熟悉的事情也會遺忘;
- 中晚期: 出現妄想情況,比如覺得別人偷自己的財物、被人跟蹤、妄根食品被落毒;
- 後期的表現,智力和記憶力嚴重喪失,包括自理能力。
- 血管性認知障礙症:
- 因為中風使腦部受損。
- 其他成因導致的認知障礙症:
- 因腦創傷、腦部感染、營養不足、甲狀腺分泌不足、藥物中毒及抑鬱症而致。
坊間有不同機構和團體推動長者做一些活動及訓練,如打乒兵球、手眼協調訓練、打橋牌等,目的都在刺激腦袋活躍、重塑腦部功能。
現今愈來愈多人關注老人痴呆症,因為大家身邊總有家人或朋友疑似或患有此症,希望找出防治方法。坊間有不同機構和團體推動長者做一些活動及訓練,如打乒兵球、手眼協調訓練、打橋牌、音樂治療、專注力訓練、打麻雀等等,目的都在刺激腦袋活躍、重塑腦部功能。
要預防老人痴呆症應先找相關專科西醫作評估,判斷病人的退化程度才可選擇治療方向,現有治療藥物部分以膽鹼酯酶抑製劑改善症狀。但藥物始終不能延緩認知障礙的進展,同時服藥會帶來副作用如肌肉痙攣、失眠、尿頻、全身疼痛、疲勞、頭暈及噁心等等。
下期將續談引發認知障礙的原因。
認知障礙員的不能逆轉?(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