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知障礙真的不能逆轉?
認知障礙從前稱為老年痴朵症,會出現健忘、妄想等不同病況,屬於腦神經退化的問題,至於偷走記憶的腦退化病因目前仍未明朗,但科學家相信認知障礙與生活模式、環境因素及遺傳有密切關係。
逆轉個案分享92歲的梁婆婆
梁婆婆2014年被確診患有抑鬱、中度認知障礙症和關節痛症,一直有服食西藥控制病情。 婆婆每天只願坐着,寡言的她說話不外乎圍繞兩三個話題,擔心天黑或下雨,若外出覆診晚了就嚷着要回家。婆婆的女兒很耐心地照顧母親,知道認知障礙症病者身體功能會逐漸退化,平日出外都有女傭陪伴,婆婆也會使用手扙。家中還安裝了閉路電視,以便上班時掌握母親在家的情況。
直至上年5月22日中午婆婆突然暈倒,倒地時頭部碰撞出血,家人立即將她送院檢查,電腦掃描結果發現腦硬膜下積水,成因是肌酸磷化酶(Troponin-1)過高導致心臟缺血,釀成腦供血不足而暈倒。按傳統醫療方法需動手術抽出腦硬膜下積水,但家人不放心在年事已高的婆婆頭上動刀,便請求醫生給予母親觀察期。
腦硬膜下積水確實令婆婆的認知障礙症加劇衰退,導致她終日臥床,需用助行架及輪椅,頭上傷口浮腫,手腕痛、胃口下降、體弱,甚至有一點失禁。
婆婆的女兒是我在為工會主講的講座「新一代自然療法—疾病、炎物、壓力」中認識,她對講座內容指出多種病患由炎症引發,要逆轉病情從肝功能着手的觀點十分認同。因肝臟是非常複雜的器官,有合成、儲存及催化的機能,特別是肝酵素酶CYP可為身體降解達75%的毒素,包括油脂、酒精、化學物質、農藥、咖啡因和毒性化學物質,並能進行藥物的藥理化作用。若肝功能失衡,炎症便從肝臟釋出進入血液再運行到病灶部位,如太多膽固醇導致心血管疾病、慢性腦退化及多種炎症,甚至肝細胞局部中毒或誘發腫瘤威脅。
若肝功能失衡,炎症便從肝臟釋出進入血液再運行到病灶部位,如太多膽固醇導致心血管疾病、慢性腦退化及多種炎症,甚至肝細胞局部中毒或誘發腫瘤威脅。
電腦掃描下梁婆婆的腦部變化,左圖為2017年3月份、右圖為同年5月份所顯示的腦硬膜下積水情況。(照片由賴冬妮博士提供)
提升肝功能的治療策略奏效
婆婆家人明白認知障礙無法根治,記憶及身體功能會日漸衰退,但愛母親的心讓作子女的願意嘗試,女兒於是前來見我。我提供了第一輪30天治療的建議,飲食不可以米粥為主,要加入不同乾豆類,最重要的是每天攝入提升肝功能的活性抗氧化DPPH EFA,這配方經兩所大學在四年期間進行多輪生物研究,顯示能快速消除肝肉發炎因子包括白三烯、前列腺素二、TNF、mmp3、半胱天冬3,以及調節降解藥物、脂肪的CYP2E1及5A1。
30日後,提升肝功能的治療策略使婆婆病情得以逆轉,頭上傷口浮腫和手腕疼痛自動消除,體質更強健起來。不僅如此說話、表達能力,以至面上表情反應都開始有進步,連主診醫生也說不須為婆婆動手術了,家人心中大石終能放下。下期將分享婆婆康復後的突破。
認知障礙真的不能逆轉?(中) 病人有多於一種退化病